锅炉价格
大公交 - 风云六十年

来源:ayx爱游戏官方网页    发布时间:2023-11-02 13:46:36


 
产品详情

  这篇文章需要结合齐秦的背景音乐听,感觉是否很不同?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爷爷奶奶辈,爸爸和妈妈辈就是在那样的时代下生活,在传统的生活模式下把我们抚养长大。如今我们的汽车时代每家都拥有汽车,但是天不在那么蓝,街头没那么空。对比很久很久以前的空旷大街自由穿行,不知道是进步还是倒退。我们怀念过去那段挤公交时狼狈的样子,希望我们大家能够抽点时间,慢慢遥想曾经的过去那浓浓柴油味的老旧公交车,那逐步从我们记忆中抹去的老公交。

  1946年11月,广州时代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当时的公共汽车是木质车厢,车身很短,所以被称为“火柴盒”。

  这是一张解放初期广州公共汽车的照片,车身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木炭”的字样。是的,当时因为汽油短缺,公共汽车只可以使用木炭作为燃料提供动力。

  那时候的公交车车厢和车内的座椅都是木头材质,在车尾吊挂着一个小型铁皮锅炉(装木炭和水箱的设施),往一个小铁门里面不断添加木炭并使其燃烧, 车辆就这样被推动。木炭车由于是烧木炭,行驶中会发出嗡嗡嗡的声响,噪音比较大,此外由于牵引动力小,行驶速度并不快,而且下车后乘客通常是一身炭灰。

  50年代的中国,初历和平,百废待兴。人民的劳动生产热情也是空前高涨。图4摄于50年代广州某汽车维修厂,这是中国自主生产出的木铁混合结构客车。当然,由于当时美国的“禁运”,国内汽油供应短缺,此时的公共汽车动力还是木炭提供。到木炭都紧缺时,还烧过白煤。木炭车一直延续到60年代中期,有了大庆油田,才逐渐为汽油车所取代。

  从上图能够准确的看出,50年代广州人力车还在运营。这也表示当时公共汽车的运力还是远远不够。

  同一时期在上海,公共汽车行业发展已经有了雏形。能够正常的看到,上海当时的无轨电车应该是全国最好的大型客车了。

  50年代的中国,初历和平,百废待兴。人民的劳动生产热情也是空前高涨。图4摄于50年代广州某汽车维修厂,这是中国自主生产出的木铁混合结构客车。当然,由于当时美国的“禁运”,国内汽油供应短缺,此时的公共汽车动力还是木炭提供。到木炭都紧缺时,还烧过白煤。木炭车一直延续到60年代中期,有了大庆油田,才逐渐为汽油车所取代。

  从上图能够准确的看出,50年代广州人力车还在运营。这也表示当时公共汽车的运力还是远远不足。有意思的是,在图5的右边我们大家可以清楚看到,50年代我国最早的交通红绿灯控制亭,一名控制人员正在手动控制红绿灯。

  50年代首都北京的景象也差不多,在下面这张摄于1950年长安街的照片里,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汽车的影子。路面上全是人力车和自行车。50年代初,北京才有了第一批“大道奇”T234客车。

  北京建国初期公共交通的主力是始建于1924年的有轨电车。但在解放的时候,只有49辆电车勉强能走,将近100辆电车停在车场里,无法动弹。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经过半年的抢修,所有的电车终于又奔跑在了长安街上。

  1956年7月15日,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长春开下生产线辆解放卡车就运到北京,由北京客车厂改装成了公共汽车。

  60年代广州开始有了真正的柴油发动机结构大客车。这批车型是由匈牙利依卡路斯汽车厂制造、国家统一进口的,当时分配到了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城市解决公共交通问题。下面这张图是后来的车迷制造的经典依卡路斯车的模型。

  (图20)1963年广州生产第一批越秀牌钢架铁车厢大客车,也是华南地区第一批钢架公共汽车。而在同一时期的上海,1963年8月,第一辆663型无轨电车驶上上海南京路街头。

  北京60年代公共汽车是以解放客车、捷克产斯柯达、依卡路斯和无轨电车为主。

  70年代广州依卡路斯退出了公汽的历史舞台。因为这款车柴油发动机结构落后,运转时震动剧烈,刹车效果也不好,经常出事故。

  70年代末各种现代公交问题开始凸现。人们更多的涌向城市,给城市公共交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巨大压力,公共汽车运力不足、车辆设计不合理、交通法规和设施不健全等等问题都开始变得尖锐。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神州大地。古老的北京城里,无论是斯柯达还是老解放客车都已经服役了25年,已经到了车辆使用的极限。1984年,新设计的黄河客车终于出现在长安街上。

  70年代末北京客车厂开始生产黄河牌BK670型客车,并于1978年开始在北京路面运营,直到2006年才全部退役。由于该车型有的车运行时间甚至超过了三十年,在民众心中印象极其深刻,以至后来北京公共交通论坛的域名都被命名为了

  步入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经济开始起飞,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这一时期公交车开始在全国普及,车型生产也开始全国有化,乘坐更舒适,车型更豪华、环保。80年代“自行车王国”开始显露雏形,也是我国公共交通的一大特点。

  80年代公交的变化还在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公共交通纷纷开始由国有转向自营。1980年8月,北京公共交通局改为北京公共交通总公司,并于1989年组建了运、保分离的专业场,使公共电汽车的运营和保修走上了专业化、区域化管理道路。

  (图49)80年代北京开展“警民一家亲”活动,能够正常的看到当时的公交车内部结构设施

  80年代也是广州客运业务大调整时期。1980年9月,广州市郊县交通运输公司与原广州市公共汽车公司部分合并调整,成立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80年代广州成立了旅游车队,还在1985年引入了双层巴士。

  一九八四年六月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通过集资及贷款配置专线年代上海,大型铰接车成为了缓解公共交通压力的主力: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的公共汽车更看重实用、环保和美观,在各大城市里运行的公交车慢慢的变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年广州市街头的双层巴士

  1992年,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从美国引进二手尼奥普兰空调巴士,投入202线路运营。开通之初,空调巴士车头还挂着广告宣传牌,上写“美国冷巴正式投入运行”。自此,广州拉开公交空调化进程。

  开始,各种崭新、现代、环保的车型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关心生态环境,尤其是城市空气质量,如何减少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

  2010年2月,广州市试运行BRT公共汽车。来自市交通部门2012年的客流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广州BRT快速公交系统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全世界第二大的BRT快速公交系统。

  2013年2月,全长11.7公里的广州双层巴士旅游观光试验线路正式上路运营。该线路途经中大北门广场、赤岗塔、广州塔、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会展公园等广州南部著名人文历史景点。

  2012年,广州宣布试点推行LNG液化天然气公共汽车。2013年1月,番禺首批LNG 液化天然气公共汽车正式投入运营。从增城获悉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今,增城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LNG液化天然气公共汽车229辆。LNG汽车与普通燃油汽车相比,具有安全性好、环保性好、发动机动力输出平稳等优势。